從“棄兒”到“寵兒”,中專技校要“火”了
2019-06-06 10:14作者:admin 來源:未知點擊:次
“吳兵,北京大董烤鴨店上海環貿店副總經理,年薪60萬元”“劉學寶,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副廚師長,年薪18萬元”……在北京市延慶區第一職業學校舉辦的校園開放日,醒目位置打出了畢業生的去向和收入。
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正在成為高素質產業大軍的重要培養基地,無數個吳兵、劉學寶從職業學校走出來,成為契合產業升級、發展實體經濟、促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的中堅力量。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需求,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中職生已成為了新時代的“寵兒”。
在過去,不少家長對中專技校產生了極大的偏見,家長們不選擇中職中專學校的原因,在於“隻有成績差的學生才上職業學校”的觀念根深蒂固。不少家長表示“一線生產太累,怕孩子受不了”“生產工人地位低”。上中職中專是考不上高中的“無奈之舉”。中職成為了不少家長及學生心中的“棄兒”。
而隨著近兩三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以及中專技校生就業的火爆,中職教育越來越獲得社會及家長的認可,不少企業甚至寧願招中專技校生,也不願意招大學本科生。職業教育越來越受歡迎。
1、中職就業勢頭良好,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據教育部統計, 2016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人數為474.71萬,就業人數為459.15萬,就業率為96.72%。對口就業率為75.60%。
能源與新能源類、加工製造類、教育類、醫藥衛生類、旅遊服務類、輕紡食品類、交通運輸類、石油化工類、休閑保健類等9大類專業對口就業率均超過平均對口就業率,其中能源與新能源類專業對口就業率高達81.60%,這表明,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實現了對口就業,中職專業建設越來越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在直接就業學生中,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達88.68%,就業穩定性較高。就業月平均起薪2001-3000元的占37.70%,3000元以上的占15.76%,比2015年增加了3.74個百分點,有社會保險的就業畢業生達84.61%,畢業生的薪金待遇和社會保障狀況有較大改善,畢業生對就業滿意度表示不滿意的僅占畢業生總數的3.38%。
2、職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政策大力扶持
我國處在從“低端製造”向“精品製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願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
據統計,職業院校畢業生占到新增就業人口的60%以上,特別是在加工製造、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民航、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新增從業人員已經有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職業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高度重視、加快發展”。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門還製定了《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規劃(2014—2020年)》,在這份頂層設計中,係統構建了從中職到研究生的培養體係,打破了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天花板”。
2015年,全國財政性職業教育經費達到2950億元。實施重大專項,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超過800億元,建成了一批示範學校、骨幹專業、優質資源。實施學生資助和中職免學費政策,全國92%的中職學生已免除學費,15個省(區、市)免除全部中職學生學費,全國近40%的中職學生、25%的高職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有力促進了教育公平。
3、大刀闊斧改革,大學也轉型發展職業教育
為了拓寬學生成才之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需求,近年來,職業教育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接通“斷頭路”,讓職校生有上升的希望和空間。近年來,我國逐步完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製度。以中高職銜接為切入點,重點改革學製、課程銜接體係和升學考試製度,為技術技能人才繼續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
在中等職業教育領域,著力鞏固招生規模,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健全麵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單獨招生、綜合評價招生、技能考試招生、中高職貫通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等考試招生辦法,適度提高高職院校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逐步擴大高等職業院校招收有實踐經曆人員比例。
2015年10月,《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出台,引領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型高等學校轉型。
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這些“對接”令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更加彰顯,成為構建科學合理教育結構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點,質量的提升也讓社會為之點讚。
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近年來,全社會開始營造起崇尚一技之長的良好氛圍,職業教育發展動力巨大,中職生正享受這新一輪的職業教育改革紅利,成為新時代經濟轉型的“寵兒”
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正在成為高素質產業大軍的重要培養基地,無數個吳兵、劉學寶從職業學校走出來,成為契合產業升級、發展實體經濟、促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的中堅力量。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需求,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中職生已成為了新時代的“寵兒”。
在過去,不少家長對中專技校產生了極大的偏見,家長們不選擇中職中專學校的原因,在於“隻有成績差的學生才上職業學校”的觀念根深蒂固。不少家長表示“一線生產太累,怕孩子受不了”“生產工人地位低”。上中職中專是考不上高中的“無奈之舉”。中職成為了不少家長及學生心中的“棄兒”。
而隨著近兩三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以及中專技校生就業的火爆,中職教育越來越獲得社會及家長的認可,不少企業甚至寧願招中專技校生,也不願意招大學本科生。職業教育越來越受歡迎。

1、中職就業勢頭良好,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據教育部統計, 2016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人數為474.71萬,就業人數為459.15萬,就業率為96.72%。對口就業率為75.60%。
能源與新能源類、加工製造類、教育類、醫藥衛生類、旅遊服務類、輕紡食品類、交通運輸類、石油化工類、休閑保健類等9大類專業對口就業率均超過平均對口就業率,其中能源與新能源類專業對口就業率高達81.60%,這表明,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實現了對口就業,中職專業建設越來越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在直接就業學生中,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達88.68%,就業穩定性較高。就業月平均起薪2001-3000元的占37.70%,3000元以上的占15.76%,比2015年增加了3.74個百分點,有社會保險的就業畢業生達84.61%,畢業生的薪金待遇和社會保障狀況有較大改善,畢業生對就業滿意度表示不滿意的僅占畢業生總數的3.38%。

2、職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政策大力扶持
我國處在從“低端製造”向“精品製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願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
據統計,職業院校畢業生占到新增就業人口的60%以上,特別是在加工製造、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民航、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新增從業人員已經有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職業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高度重視、加快發展”。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門還製定了《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規劃(2014—2020年)》,在這份頂層設計中,係統構建了從中職到研究生的培養體係,打破了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天花板”。
2015年,全國財政性職業教育經費達到2950億元。實施重大專項,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超過800億元,建成了一批示範學校、骨幹專業、優質資源。實施學生資助和中職免學費政策,全國92%的中職學生已免除學費,15個省(區、市)免除全部中職學生學費,全國近40%的中職學生、25%的高職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有力促進了教育公平。
3、大刀闊斧改革,大學也轉型發展職業教育
為了拓寬學生成才之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需求,近年來,職業教育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接通“斷頭路”,讓職校生有上升的希望和空間。近年來,我國逐步完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製度。以中高職銜接為切入點,重點改革學製、課程銜接體係和升學考試製度,為技術技能人才繼續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
在中等職業教育領域,著力鞏固招生規模,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健全麵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單獨招生、綜合評價招生、技能考試招生、中高職貫通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等考試招生辦法,適度提高高職院校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逐步擴大高等職業院校招收有實踐經曆人員比例。
2015年10月,《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出台,引領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型高等學校轉型。
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這些“對接”令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更加彰顯,成為構建科學合理教育結構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點,質量的提升也讓社會為之點讚。
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近年來,全社會開始營造起崇尚一技之長的良好氛圍,職業教育發展動力巨大,中職生正享受這新一輪的職業教育改革紅利,成為新時代經濟轉型的“寵兒”
hth华体会
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谘詢】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