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職生就業率遠超大學生,畢業待遇漲不停
2020-04-02 16:21作者:admin 來源:未知點擊:次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人數為474.71萬,就業人數為459.15萬,就業率為96.72%。對口就業率為75.60%,畢業生的薪金待遇和社會保障狀況有較大改善,畢業生對就業滿意度表示不滿意的僅占畢業生總數的3.38%。而據《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7-2018》數據顯示,2016屆全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為90.58%,平均月薪為3869元,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為73.88%,專業匹配度為67.97%。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對口就業率及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已全麵領先大學生就業。
李坤新是海南高級技工學校2014屆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畢業生,這位1994年出生,隻有中專學曆的海口小夥子目前是中國物理研究院一名數控技術相關的工作人員,年薪13萬。“我很滿意!已經超過我的目標了。”李坤新感慨,即便中專學曆,也要認真學習和工作,才能創造機會實現夢想。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2018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4)》指出,我國高級技工缺口高達上千萬人。“李坤新”這一類的技工人才已是職場“香餑餑”。記者了解到,海南技工人才也存在缺口,目前,海南省教育係統、海南省工會係統的諸多單位著力培養技能型人才。
值得關注的是,據上海跟蹤調查數據顯示,直接就業中職畢業生離校後月工資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3年內,低於3000元的為22%,3000元至5000元的為56%,5000元以上的約為20%,較初次入職3000元以上的7%,提高約10倍。
政策扶持,待遇提升
2016年3月17日,“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同月21日,《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也緊隨其後公布。綱要和《意見》明確,要在薪酬、落戶、培訓等方麵采取措施,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
綱要指出,要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體係,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同時,《意見》中也有類似表述:“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綱要明確,保障人才以技能要素參與利益分配,以市場價值回報人才價值,強化對人才的物質和精神激勵。而《意見》則提出了具體措施,要研究製定技術技能人才激勵辦法,探索建立企業首席技師製度,試行年薪製和股權製、期權製。
值得注意的是,綱要在落戶問題上也有諸多考慮,綱要中提出,省會及以下城市要全麵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製。同時,綱要也要求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的做法。
目前,湖南已經實行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享受與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對等待遇的政策,長沙市勞動部門有關人士表示,長沙也將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有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技師和長沙市技術能手;受獎勵的長沙籍高級技師、技師、技術能手,優先申報評選市勞動模範,外省生報讀長沙技校可遷入戶口。
為了拓寬學生成才之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需求,近年來,職業教育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我國逐步完善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製度。以中高職銜接為切入點,重點改革學製、課程銜接體係和升學考試製度,為技術技能人才繼續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職校生有上升空間不斷擴大。
企業青睞,就業吃香
目前長沙不少製造業企業更傾向於招聘中職生和專科生。一位汽車行業的公司老板感歎:“現在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畢業以後可以用的隻有15%,研究生幾乎不能用,不如找個有技術的職業學校畢業生。”大學生一下子從“天之驕子”成為了社會的“棄子”。現在企業不再是看簡曆識別人才而是要看真材實料,現代的大學生在“象牙塔”裏麵呆了四年,一般是學習理論知識,動手能力普遍低下。大學畢業生眼高手低,是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相比本科生,公司更想招中職生、大專生,他們更能吃苦耐勞,也更穩定,不容易跳槽。技校畢業生憑借實際操作能力強、能吃苦和可以較快適應現場作業環境等優勢,格外受到用工企業青睞。如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高學曆的現象正在退潮,許多單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實用性。技工院校的培養方式不僅給學生提供大量實踐的機會,而且讓他們所學的知識更符合對口企業的需求,學生進入企業後在很短時間內就能成為熟練工。
一些因為中考或者高考落榜後選擇讀技校的同學,在技校學習理論技術一年,再到相關的單位實習一年,早早便走上工作崗位,而且優秀技工甚至可以獲得萬元以上的月工資,薪酬非常豐厚,成為名副其實的“白領”。